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(精选多篇)

时间:2024-07-11 13:28:03
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(精选多篇)[此文共21937字]

第一篇:xx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

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

改革开放以来,xx经济快速发展,社会全面进步,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、优质棉基地县、油菜生产百强县、国家卫生县城、省级文明县城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、全国首批“绿色能源县”。2014年、2014年、2014年三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。

2014年,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。一年来,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、市委决策部署,坚定不移地实施“工业强县、创业富民”战略,加快推进“三化”进程,全力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、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,县域经济稳健上行,发展方式加速转变,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、效益更加协调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的良好开局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,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,增长14.1%,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.18万元,增长12.2%。投资和消费拉动有力,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.4亿元,增长40.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.61亿元,增长18.1%。财政总收入达7.73亿元(占gdp的4.3%),增长29.98%,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.37亿元,增长31.5%,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;城乡储蓄存款达到110.8亿元,比年初增加17.7亿元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98元,增长13.8%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99元,增长19.5%,净增1125元,是近1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。万元规模工业增 1

加值能耗降低9.5%,工业污染减排任务完成100%(so2排放强度8.5,cod排放强度0.29),全县建设项目环保“三同时”执行合格率达到100%,森林总蓄积量增长5.42%。全年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:

1.突出工业主体地位,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。始终坚持工业强县、园区兴工的发展思路,全力建设支撑xx工业发展的大园区、大项目、大企业,努力扩大工业总量,提升工业质量,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。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7.36亿元,增长39.6%,实现工业增加值56.57亿元,增长22.5%,绝对额与增速均居全市第二。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。大力实施工业企业“倍增计划”,xxxxxx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,以食品、新型建材、医药、化工为主的支柱产业不断壮大。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7家,其中亿元企业18家;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.65亿元,增长24.8%。二是发展质量明显提升。坚持“两型”引领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圆满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,中国驰名商标2个,xxxxx2家企业即将进入上市辅导期。三是园区建设全面加强。全年投入资金2亿多元,重点加强园区水、电、路、气等配套建设,“一区四园”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承载能力不断增强,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。园区企业完成总产值70亿元,实现增加值16.9亿元,增长20.8%。

2.推动城市扩容提质,加快建设区域中心。按照“四个

城市”的定位,加速推进城市发展,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。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3.51%,增长1.5个百分点。一是城市框架全面拉开。启动新一轮县城规划修编,61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已经完成。8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区建设加速推进,xxxxx等骨干工程先后动工建设,总长30公里的城市环线即将拉通,县城“一城两区”、“一江两岸”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。县城规模达到23平方公里、23万人,预计“十二五”末期将达到35平方公里、35万人。二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。加强市政设施建设,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填埋场建成使用,城区供水、供气、供电管网不断完善,投资3.5亿元的人民医院迁建、1.2亿元的体育中心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,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。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,连续第5年实施城市生态公益林工程,累计植树10万株;重点推进城区水系治理和绿化工程,新建和改造公园及群众性文体活动场所4处,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三是城市经济繁荣活跃。以工业园区为主平台的城市工业快速发展,以房地产、商贸物流、金融保险、酒店服务和文化娱乐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持续兴旺发达。房地产投入规模在全省排位靠前,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专业市场达到6个,现有五星级酒店1家、三星级酒店3家、二星级酒店2家,旅游接待能力位居全市第一位。成功引进xxxx等金融机构,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。2014年,城区税收占到全县总额的80%以上,县城的核心增长极作用日益显现。

3.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。坚持城乡统筹、以城带乡的思路,大力发展农业、富裕农民、繁荣农村。一是突出发展高效产业。全县共发展优质葡萄2.8万亩,茶叶1.5万亩,楠竹1.35万亩,柑橘13.9万亩,南美白对虾等名特水产11万亩,初步形成了平原区葡萄、湖区高效水产、山区茶叶、丘陵区林果的格局。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,新增“三品”认证25个,其中xx葡萄、苹果柚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,xxxx获国内和欧盟有机茶双重认证。在此基础上,按照“全市第一、全省领先、全国一流”的要求,以xxxx为核心区,以基础设施、产业建设、环境整治、宜居村庄、乡风文明五大工程为抓手,加快建设22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,今年可基本完成建设任务。二是传统农业稳步提升。继续加快升级改造粮、棉、油等传统产业,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,全年落实棉花种植面积25.4万亩,油菜面积67.1万亩,粮食面积122.15万亩,大宗农作物基本实现了丰产丰收。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。坚持以水利、交通、能源等基础建设为重点,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目标,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全年投入项目资金5.2亿元,先后启动并完成了蓄洪垸堤防加固、水库除险加固、农村饮水安全、灌区续建配套、大堤压浸除险等“十大水利工程”,全县堤垸防洪能力由5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,近1/3的农民实现了安全饮水。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用于交通建设,二广高速

(xx段)计划今年建成通车,省道xx线、xx公路等主干道完成升级改造,全县所有乡镇和90%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。

4.加快推进社会民生事业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和谐的根本举措,全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普惠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,每个乡镇建成了1所敬老院,五保、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,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无缝覆盖。省市县为民办实事46项指标全面完成,民生支出占到县级可用财力的66%。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,乡镇卫生院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,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巩固了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、全省模范县的位置。在发展民生事业的基础上,着力创新社会管理,强化基层基础,建立了全省标准最高、规模最大的信访接待中心和矛盾调解指挥中心,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处访,信访秩序更加规范,信访总量明显下降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强化安全生产监管,全年没有发 ……此处隐藏19099个字……技等服务,全年产粮46.59万吨,实现连续四年增产;发展生猪270.7万头,巩固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成果;推广水稻、黄花菜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26万亩。着力培育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,新增市级龙头企业7家、省级龙头企业2家。引导成立建农果蔬、金银花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。三是做旺市场商贸服务业。市场商贸是我县的传统优势。2014年,全县登记个体工商户3.6万户,实现市场交易额156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.8亿元、增长23%。物流方便快捷,200多条物流线路联通20多个省市自治区。经济外向度逐年增强,2014年引进外资项目4个、到位资金863万美元,内资项目75个、到位资金33.5亿元,增长42.5%。新增出口企业4家,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.45亿美元、增长20.8%,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370万美元,全省排名第二。

(二)着力提质扩容,打造靓城特色。县委、县政府严格按照省委、省政府把邵东县城建设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、综合承载能力提升高的中等城市要求,以省内发达城市为参照,坚持以人为本,在体察民情、关注民生中推进城市建设。2014年,县城建设投入11.2亿元,城市化水平达到35.68%,比上年提高1.48个百分点,新扩城区面积2.2平方公里,建成了全省屈指可数的大县城。一是精心规划。全面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,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。着手编制生态产业园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。二是精品建设。以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布局,完善城市功能,着力提升县城宜居度。2014年,投入城建资金2.83亿元,高标准完成了兴和路、昭阳大道、衡宝路北段、金龙大道等四条主干道7.5公里的路面改造、绿化、灯化和人行道板铺设。新建和改造了四个城区休闲广场。实施了污水处理工程、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管道燃气等市政重点项目。完成了下水道及污水收集管网改造。会议文化中心、四完小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、体育馆等惠民工程相继竣工使用。三是精细管理。进一步理顺了城管环卫体制,强化“门前三包”,城区实行17小时保洁,加强摊担、卫生、交通秩序综合整治,成功实现出租汽车升级换代工作,市容市貌明显改观。

(三)着力民生民利,打造富民特色。县委、县政府始终坚持“放水养鱼、藏富于民”的政策,让财富更多的聚集于民间,造就了近百个亿万富翁、上千个千万老板,并由此带动了全县人民的脱贫致富。 2014年,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总额21424元、增长11.4%;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、增长17.3%,超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05.5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4元、增长17.3%。全县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7.2亿元,增长22.5%。全县新增机动车7000多辆,占全市新增机动车的43.8%。一是坚持还利于民。全年共发放各项涉农直补资金1.065亿元,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2400万元,完成移民后扶项目181个,安排直接发展农业资金830万元,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806人,通过实施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。新建城镇廉租住房6323平方米,新建经济适用房3240平方米,新建农村安居房100户。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,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0人。二是坚持还利于商。清理收费项目,坚决杜绝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摊派等“三乱”行为,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。统一编制《收费目录》,由县政府公布。对年纳税30万元以上企业实行“一站式”收费服务;规范部门行为,简化办事程序,削减罚没收入,减少部门罚没收入任务1000万元。县财政拿出60万元作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奖励;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入股,组建注册资金1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,担保贷款最高可达15倍。对创建著名商标、名牌产品成功的企业主给予5000至30000元的奖励。三是坚持城乡互利。着力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,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,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,确保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。2014年,全县乡村公路工程完成投资1.25亿元,硬化通乡公路29.7公里、“通畅工程”483公里。新建沼气池3032口。完成水利工程1.12万处,改善灌溉面积5.8万亩。推广农机具2350台(套),新增农机总动力3.8万千瓦。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7933人。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2.68万平方米,我县成为全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首批试点县。新建、改建乡镇卫生院20所,参加城镇医疗保险43256人,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80.73万人。

三、坚持协调发展,致力奋发赶超

2014年,县委、县政府审时度势,提出了为重返全省十强而奋发赶超的奋斗目标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统筹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,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。

(一)全力打造新的发展平台。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、沿海产业大转移、长株潭“两型社会”建设和我县获准纳入湘西扶贫开发范围的难得历史机遇,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,2014年启动重点项目32个,完成投资16.2亿元。在县城东部规划20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园,定位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活力区、招商引资的主战区、科技创新的源动区、城市形象的展示区、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。2014年已做好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,昭阳大道东延和绿汀大道已经立项,物流园项目完成选址。

(二)大力优化发展环境。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我县奋发赶超的生命工程来抓,以活动为载体,以政策为保障,努力创造优良的政务环境、治安环境、信用环境。严厉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,全年共受理工商企业投诉195起,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59起,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9起;查处违法违纪案件50起,处分77人。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,全年13起命案全破,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列全省第60位,公安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,打击特殊群体贩毒经验在全省推介。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大接访活动,信访工作进一步落实包案、排查、督战、责任追究等制度和措施,县级领导包案的48个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赴省进京上访总量明显减少。在东方家居广场和五金城实行信用市场试点,推行信用评估机制,社会诚信意识不断增强。

(三)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。关注民生,扩大就业,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,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。生态建设不断加强,发展果猪沼农作物生态农业模式1500户,植树造林6848亩,森林总蓄积量增长率9.1%。建立能耗责任制,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,对所有新、改、扩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“五个不准”制度。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4.11%,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%,饮用水源保护区企业的排放物达标,造纸厂废水排放中的化学需氧物去除率达70%以上。

各位领导,同志们,2014年,我县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与发达县市相比,还存在一定差距。面对全省上下和周边县市快速发展的态势,我们有决心、有信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,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,奋发赶超,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

《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(精选多篇)[此文共21937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